肝腹水的饮食保健
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有:门静脉压力升高、白蛋白降低、肾脏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肝腹水的临床表现:
1、门静脉压力增高:超过300mmH2O时,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
2、低白蛋白血症:白蛋低于31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致血液成分外渗。
3、淋巴液生成过多:肝静脉回流受阻时,血将自肝窦壁渗透至窦旁间隙,致胆淋巴液生成增多(每日约7-11L,正常为1-3L),超过胸导管引流的能力,淋巴液自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出至腹腔。
4、继发性醛固酮增多致肾钠重吸收增加。
5、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致水的重吸收增加。
6、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致交感神经活动增加,前列腺素、心房以及激肽释放酶-激肽活性降低,从而导致肾血流量、排钠和排尿量减少。
肝腹水症状:
腹水出现前常有腹胀,大量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高亮,状如蛙腹,患者行走困难,有时膈显着抬高,出现呼吸和脐疝。部分患者伴有胸水,多见于右侧,系腹水通过膈淋巴管或经瓣性开口进入胸腔所致。
肝腹水需注意的饮食:
(1)增加蛋白质:卧床休息时肝血流量增多,同时肾血流量也增多,醛固酮分泌减少,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尿量增多。肝细胞的修复,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给予各种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饮食是极其必要的。如各种鱼类、牛奶、蛋品、瘦肉等动物蛋白质和豆制品类植物蛋白,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控制水、钠的摄入:水分控制在1500毫升左右,控制静脉输液量,以保持出、人液体平衡。控制钠的摄入量,因为水的储留取决于钠的滞留。控制钠除消极地控制每日食盐(氯化钠)的摄入量,开始要控制在以每日不超过2克为宜,以后按情况加以调整。大约10%患者经过单纯的水、钠限制,不用药物即可使尿量增加,腹水减退。
(3)营养控制:丰富的营养,补给合理丰富的营养和热量对于疾病的恢复是积极的,如需补给单一营养应因病而异,如低蛋白血症时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而对于严重肾功能和肝功能衰竭者,蛋白质则应有所限制,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对于肝性腹水,应有足够热量,每日保证热量在2000Kcal以上,以补充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1~1.2g/kg,肝性脑病时蛋白应限制在每日0.5g/kg左右。同时还应补充适量脂肪。为了减少分解代谢,肝硬化病人应提倡两餐之间再进食,有助于改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肝病患者的新希望——肝细胞四维免疫疗法
随着患有肝病的人群越来越多,肝病的治疗成为了越来越多患者及家属密切关注的话题。治疗肝病的方法各种各样,肝病医院也是多不数不清。有很多患者对中医疗法情有独钟,有些患者却觉得西医更合适。那么到底哪种方法对肝病的治疗更有效果呢,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肝病治疗新方法,即肝细胞四维免疫疗法。
肝病的治疗之肝细胞四维免疫疗法突破了药物治疗乙肝的传统模式,融合中西医原理,针对不同患者和不同病情科学制定独立的、个性化的医疗方案。
专家推荐:
卫国珍主治医师
锦州现代医院中医科主任,主治医师。擅长中医内科,主治脂肪肝、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化学性〈药物性〉肝硬化)肝功能长期反复异常者等
医院地址:锦州南环西路36号
咨询热线:0512-6811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