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术后五大护理助你早恢复
断肢再植术后,做好断肢护理工作对于断肢的成活是很关键,因此,如何做好断肢护理呢?主要要注意以下4点:
1、全身护理
断肢再植病人经过长时间的创伤和手术,失血较多,术中应补充足量的全血,术后严密观察伤员的皮肤色泽、血压、脉搏及周围静脉的充盈程度,初步判断有无贫血表现,并做血的常规化验和血细胞压积,必要时用中心静脉压测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高位断肢者,应注意有无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毒血症的产生。
2、局部的护理
①搬动病人要慢而轻,平卧位,患肢适当提高,略高于心脏水平,可将再植肢体置于床边特别小木桌,上铺无菌巾,用护架遮盖。
②患肢用敷料或石膏托妥善固定,包扎不宜过紧,指(趾)端暴露,覆盖无菌巾或纱布,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注意防止伤员入睡后移动肢体,使血管受压痉挛。
③定时观察皮肤颜色、温度指甲毛细血管充盈情况并做记录。
④定时定点皮温测定。
⑤烤灯的应用:术后用60—100W的照明灯照射再植肢体,灯距为33~50cm,使局部血管扩张,使用烤灯一般需7—10日左右时间。
3、抗生素的应用:伤口感染可致血管吻合口的爆裂、出血,影响再植肢(指)体的成活,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的生命,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是严格无菌操作、彻底清创,并在术前术中给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经常作伤面渗液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以提示有效抗生素的应用。
4、有关抗凝药物的应用:肝素常补用作吻合血管时的局部冲洗抗凝药,将肝素50ml稀释入2%利多卡因20ml
及生理盐水200ml中组成溶液,供局部冲洗抗凝用。
5、再植肢(指)体的功能恢复:再植肢体神经功能恢复前,护士应帮助做伤肢关节被动活动和按摩,神经功能恢复后,尽量鼓励病人做主动活动,再结合使用微波照射、超声波等理疗以达到恢复伤肢最大功能的目的。
以上就是断肢再植术后的5大护理,只有做好断肢再植的术后护理工作,才能提高断肢再植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