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透析
- 血液透析是一种能代替部分肾功能,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纠正体内电解质与维持酸碱平衡的体外血液透析装置。 1、透析原理 血液透析俗称“人工肾”,即将血液与透析液分置于一人工合成的半透膜两侧,利用各自不同的浓度和渗透压互相进行扩散和渗透的治疗方法。
- 什么是血液透析?作了血透就只能长期作下去吗?
- 血液透析法(简称血透)又称人工肾,也有人叫肾透析或洗肾。它是血液净化技术的一种。在全世界依赖透析维持生命的50万患者中多数是血透。血透对减轻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均有一定意义。血液透析是根据膜平衡原理,将患者血液通过一种有许多小孔的薄膜(或管道
- 血液透析患者应如何补充营养
- 膳食治疗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基础,血液透析可增加营养物质的丢失,透析患者的饮食管理不同于非透析治疗患者,应按以下要求补充营养。 (1)蛋白质需要量:因血透治疗常有氨基酸和少量蛋白质的丢失,所以膳食原则应当放宽,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升到1.0~1.2
- 高龄患者血液透析护理
- 随着社会高龄化,高龄尿毒症透析患者逐年增多。由于高龄患者生理方面的变化,加之疾病的复杂性,对血液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一般患者为差。因此好的护理是提高高龄患者透析效果和生存率的关键。我院自1998年8月~2004年8月共对38例高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取得
- 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份是什么?
- 血液透析液的基本成分有: (1)钠:钠是细胞外液中主要阳离子,对维持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起重要作用。 (2)钾:钾是细胞内液主要阳离子。 (3)钙:维持性血透病人的血钙水平多数偏低,透析时使血钙达到正常或轻度正平衡。 (4)镁:尿毒症时常有高镁血症,透析液
- 血液透析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 什么情况需要做血液透析呢? 1.急性肾衰竭,如血中钾离子过高、严重水肿、出现尿毒症状时 2.慢性肾衰竭; 3.顽固性水肿; 4.急性药物中毒; 5.体内代谢异常,如血中尿酸过高,血钙过高等。
- 症状性低血压发病机理是什么,如何防治?
- 症状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血容量不足:透析前已有血容量不足,如进食少、低钠饮食、呕吐、服用降压和/或扩张血管药、大平板透析器预充量大、动脉血进入透析器流速快、透析开始后超滤负压过大、超滤速度快、
- 为什么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心跳骤停?
- 为什么透析过程中会出现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的发生原因主要是脱水过快、血压急骤下降而未被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常发生于使用没有容量控制装置的透析机,或透析机负压装置失灵,或工作人员疏忽了脱水量的估计等。其他较少见的原因是过敏反应,病人本身的心脏疾
建议您浏览以下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