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常用的中医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不孕年限定3年,也沿用了3000多年。近十多年才改为2年,而欧美一些国家则定为1年。
同时在周代的《山海经》还记载了“食之宜子”和“食之无子”的中药。历代不少中医著作,尤其是妇产科专著内设“求嗣”或“子嗣类”,以介绍生育技术和不孕不育的理,法、方、药。
近20多年来,国内外对不孕不育症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深入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手段主要是辨病论治、辨证论治和对症治疗三种。
其中最具有特色的是辨证论治。要理解中医的辨证论治,首先必须把病、证、症三者作一比较。
所谓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例如22、闭经、月经过少、带下病、产后缺乳等。
症,是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如腹痛、经色暗黑、带下量多、腰酸等。
所谓证,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疾病的病理概括,病理实质,如不孕这个病中有肾虚证、肝郁证、血瘀证等不同的辨证,这肾虚包括了原因(如先天禀赋不足肾虚或房劳伤肾)、病的部位(肾为主,还可能关系到相生相克的脏腑肝、脾、心等)、病的性质和邪正关系(如虚、实、寒、热),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或该疾病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所以证比病更具体、更贴切,更具有可操作性。更能反映疾病的实质。
至于症,仅仅是疾病的外在表现,有时兼顾对症治疗可以。因此对不孕不育如此复杂的疾病,多采用辨证论治的传统治疗以及中西医病证结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