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手术的发展之路
开拓新的胸腔镜术式方面,我国有2大领先:
(1)是采用右胸切口的胸腔镜辅助Nuss术矫正漏斗胸,这一术式,国际上仍鲜有报告。
(2)是采取胸腔镜左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长QT综合征。长QT综合征作为青少年心源性猝死的第一位病因,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外科经验仍不多,国际上最大的手术资料统计仅160余例。
规范手术适应证和分析远期疗效方面,除几篇关于食管良性疾病的摘要外,讨论的热点是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重症肌无力的胸腔镜手术。
在刚刚发布的2006版美国NCCN肺癌诊疗指引中,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被正式列入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性手术方式。然而此术式的附加小切口问题和手术适应证的争论还在进行。
除大陆地区的几篇经验总结外,香港中文大学严秉泉教授撰文评述了解剖性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认为其定义是“主要通过注视荧屏操作,手术中很少甚至不用肋骨撑开器,支气管和血管分开结扎的微创技术”。
我们的观点也与之相同。关于手术适应证,目前国内被采纳较多的观点是:
肿瘤大于4cm;肺门淋巴结转移;T3;术前放疗等均不宜胸腔镜手术。对于I期肺癌,胸腔镜手术在微创的同时,中期生存率至少等同于开胸手术。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显露好、创伤小已经得到共识,且其手术总有效率超过80%
除了上面两个适应证和疗效问题,胸腔镜交感神经神经链切断术治疗多汗症已经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但术式繁杂,需要通过临床对照选择最佳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