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规范-锦州仁德妇科医院

专家: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规范

http://www.baiqiuen888.com 2009-03-17 11:10
近日从全国卫生统计信息工作会上获悉,卫生部将发布包括居民基本信息、疾病控制、妇幼保健、医疗服务和社区卫生等五部分业务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标准,以统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实现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健康信息共享,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与会的代表和专家建议,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规范。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饶克勤主任介绍说,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点,如何评价医改的实际效果,如何开展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估,迫切需要建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为重点,记录整个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信息的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以此推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

据了解,上海正在部分地区开展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试点。医院在本院计算机系统中填写婴儿出生医学证明书后,通过区域平台,可以自动产生免疫接种卡,自动推向疾病控制机构,便于开展免疫接种工作。这样可以实现在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工作效率。

记者在会议现场了解到,以前,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出于满足疾病和健康管理的需要,建立了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纸质健康档案,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成为摆设。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卫生行业的应用,疾病控制方面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农村卫生用计算机探索建立农民健康档案,社区卫生建立城市电子居民健康档案,由于缺乏规范化的标准,各地区、各业务系统建立的健康档案格式不一致、内容不统一、记录不完整,信息难于共享,新出现的电子健康档案垃圾逐步替代传统的纸质垃圾,浪费现象严重。

个人健康档案包括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从事电子健康档案研究的专家说,健康档案信息主要来源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健康体检记录和疾病调查记录,为避免成为死档,就需要将信息融入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诊疗工作之中,一方录入,多方使用,各种记录的标准化和数字化,实现医疗机构、患者、卫生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

据悉,近年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开展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卫生信息标准的研究,并在上海、浙江等地试点,组织近千名专家和卫生工作者制定统一的适应基层业务应用的居民健康档案基本内容规范和数据标准。

来源:锦州仁德
建议您浏览以下相关文章
预约科室:
预约时间:
预约备注:
姓名:
性别: 年龄:
电话:
联系地址: